打造網路口碑起手式應該要怎麼做?
買讚買粉絲數還有效嗎?
新手粉絲頁上路,高粉絲人數有什麼幫助?
臉書粉絲專頁一直是社群經營重點項目,「按讚數」「粉絲數」一直是多數人評估經營成效與人氣的標準與第一印象;而新手電商經營者,在銷售上屢屢碰壁,是投放廣告出了問題,還是客戶對你的粉絲專頁沒有信心呢?
舉個例子來說,對一些消費者來說,「讚」比較多的店家也許比較有可信度;或是「粉絲」越多的餐廳感覺就比較不容易踩到地雷。
「買讚」、「買追隨者」是一個很重要的行銷環節,尤其Facebook、Instagram的經營者要透過絕對安全的方式,持續累積粉絲人數,這樣未來進行行銷的時候,就可以留給訪客最佳的第一印象。
我們從2010年開始,持續關注社群行銷的脈動,一直給予客戶最完整的網路行銷解決方案
當您購買服務後,我們的粉絲大軍就會開始幫您有系統的增加粉絲,增加速度讓你有感,讓你創業初期,或是直播初期快速吸引人氣,打造更傑出的自然流量,提高粉絲的黏著度。
QA問答
Q1:增加讚或粉絲有什麼效益?
A1:您的讚數或粉絲數相當於您的【門面】,是用戶對你得第一印象,我們用舉例的方式說明,假設A服飾店與B服飾店販售商品相同,A店粉絲數1萬,B店粉絲數1千,在消費者心裡觀感上,會對A店產生較高的信任度,進而選擇與A店消費。
Q2:保固是什麼?保固過期後就會掉光嗎?
A2:該類服務均有下降風險存在,下降是隨時可能發生的,因此保固是格外提供的保障,並不代表保固後就會掉光。如同您購買手機保固1年,1年內也是有壞的風險存在,但並不代表1年後就一定會壞。
▓▓▓▓▓▓▓▓ 產品詳細 ▓▓▓▓▓▓▓▓
下單前需知:若有任何問題,請先詢問LINE客服
專頁粉說明:
◾不需設定廣告主,只要提供【FB粉絲專頁網址】或【IG主頁網址】就可以添加。
◾粉絲專頁與IG【讚和追蹤】同時提升。
◾業界最穩,業界最便宜,相同品質卻比業界最低價。
RR115VRV155ERV |
增加IG貼文臺灣真人留言,提供全方位按讚衝粉絲網路行銷服務
注重內容優化。 增加臉書個人追蹤數
粉絲為什麼會選擇關注你的帳號,也是因為你所寫的內容對他而言有一定幫助,如果你寫的文章大部分都是陳舊的內容, 衝IG個人追蹤數 又或者是觀點根本不吸引人,相信粉絲也不願意持續的關注,除此之外一定要瞭解粉絲到底喜歡看什麼,什麼樣的內容才能夠抓住眼球,另外也一定要特別注重於主題和內容的符合,否則粉絲就會感覺自己完全被戲耍一般
保持和粉絲互動 衝fb社團成員人數
。其實如果能夠和粉絲互動,那麼這就是拉近距離的一種方式,所以粉絲的消息必定要及時的回復,除了需要回復資訊之外,也可以通過遊戲獎勵的方式讓粉絲全部參與到其中,能夠有效增加粉絲的活躍度。
舉行投票活動。 買fb貼文/圖片/影片/讚/表情讚
在做自媒體時,其實也可以選擇一些帶有爭議性的話題,然後讓讀者進行投票,完事之後也可以按照這些投票的資料來做出分析,其實這一種投票的行為對於文章的閱讀量而言沒有任何的幫助,但是卻能夠快速的吸引用戶的參與。
借助節日祝福 增加IG五星/推薦好評
其實我們也可以借助於節日的祝福來引發大家的關注,比如馬上就要迎來雙11,那麼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分享,是否準備在雙11中買買買又或者有什麼樣的看法,在文章的最後也可以反問一下讀者,其實這就能夠引發讀者的回答。
尋找有話題性的文章。 增加IG影片瀏覽量
其實在寫一篇自我媒體的時候,往往都需要找一些熱門的新聞,如此才會有更多的收益,因為一些熱門的新聞往往都會和觀點有聯繫, 買fb社團成員人數那麼自媒體人首先就應該把自己的觀點闡述出來,如此就可以吸引其他人來評論,這就能夠有效提升粉絲的人數,當然如果你在尋找到話題性文章之後,根本不知道如何寫文章,不如考慮一下小發貓偽原創,你會發現寫一篇文章的速度更加的快。 買IG普通臺灣粉
關于婚姻——找個愿意比你早起的人 文/楊婉藝 一、關于相親 這世上最高級的自我侮辱,大概是相親。 兩個適齡又想要結婚的人,因為遇不到合適的對象,就衣冠楚楚地為自己打上“待售”標簽,包好包裝,擺在明碼標價的貨架上。 當兩個人,甚至還有雙方家長,在一個環境還不錯的公共場所坐下,各自的心里都揣著一本需要明細對比的賬:年齡,收入,學歷,家庭背景,未來發展?? 沒有相對無言的砰然,回眸一笑的心動,只有相互交篇名片時心頭細致逐一的比價過程:年薪怎樣,家庭如何?結婚能擺多少桌?有哪些親戚朋友能來,這些人中間,有沒有以后能用得著的? 這樣思路清晰明碼標價的交易,應該去銀行或者交易所,怎能發生在咖啡廳? 年輕人在沒有跟人在一起生活之前,總是拍拍腦袋,想得很簡單。不就是一起過日子么,跟誰過不是一樣過。 粗略那么一想,好像生活么,就那么回事。只要經濟條件過的好,還有什么過不去。 殊不知,不只是貧賤夫妻百事哀,無愛的人在一起,一樣百事哀。 兩個互相談不上了解,更談不上喜歡的人生活在一起,要怎樣相互包容,動力在哪兒?是穩定的家庭生活,還是由婚姻帶來的社會關系?我真想不出來。 誰都有脾氣不好的時候。 家里誰收拾,電費誰去繳,孩子哭了誰起床去哄,難過的時候有沒有人陪你說話。當你不用為下一頓吃什么考慮的時候,還有無數瑣碎的事情在等著你們兩個人共同面對。 相愛的人在一起生活,暫且有數不盡的矛盾,何況兩個只是經過“比價”,而決定在一起的人。 北京的離婚率已經一路飆升超過了50%,這跟一線城市巨大的生活壓力,和伴隨而來相親活動,大概逃脫不了干系。 感情這東西,就像杯子里的水,潑出去一點就少一點。 如果你隨隨便便,東灑一點,西灑一點,很快就會撒沒了。 有些人相親是因為確實找不到合適的,有些人是因為找到了合適的,而家里人認為那不是合適的。因為種種個人或者外界的原因,現在相親網站都越來越火。社會的壓力使得婚姻不再是兩個相愛的人在一起的途徑,而是解決生存問題的途徑,長期飯票的保障,甚至是人生的跳板。 相親網站上那逐一列出的表格,是網站為用戶貼上的價簽,讓人在自我出賣之前,先盤點一下已經擁有的籌碼。 以前聽朋友說,在中國的農村,婚姻中根本就沒有什么愛情可言,都是年齡差不多的人,湊在一塊兒過個日子,討個生活罷了。所以今日說法里,會出現那么多發生在農村的離家出走案,家暴案,殺妻案?? 現在城市也演變成這樣,真悲哀。 二、關于陪伴 網站(師兄幫幫忙)上有個姑娘,發了一條訊問,說自己和男友是大學同學,戀愛3年。現在畢業異地了。說現在自己身邊的姑娘都找了成熟穩重優秀的男孩子做老公。感嘆找個成熟穩重有前途的老公,是聰明女孩子的選擇,現在她自己不知道怎么辦了。很多人給她留言,大部分是希望她跟現任好好過。 有人反問她,什么叫“優秀”?有人對她說,那不是聰明女孩的選擇,而是功利女孩子的選擇。我不能同意更多。 而我更多感受到的,是因為異地而帶給那姑娘的需要陪伴的狀態。 異地,我也是是這么過來的。其實對于異地的戀人,最難熬的就是必須面對寂寞。 在此提供一個預防出軌的辦法:在跟他人聊天的過程中,有意無意的經常提到那個Ta,這樣即提醒自己,也提醒別人。 上周去看了《老鐘的綠帽子(北京遇上西雅圖)》,當文佳佳對著圣誕樹嘲笑自己沒有豆漿油條,但有很多很多包的時候,相信全場的觀眾都感受到了她那份渴求陪伴的心情。 物質帶來的滿足感,再大都是暫時的,而生活中大量的空白,需要陪伴去填滿。 人,都忍受不了孤獨。 愿所有異地的戀人,都能早日找到一個地方,建立一個真正意義上“在一起”的家。 三、我不需要拿你跟任何人比 把自己的另一半拿去跟別人比,大概是世界上最愚蠢的行為。 你的眼睛長的不夠漂亮,而你覺得朋友的眼睛又大又忽閃,你能跟她換?你不換不知道,換了才會知道結膜炎很難受,每天帶美瞳超過12個小時是什么感覺。 鞋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,你看到的都是光鮮的表面,可是那都跟你沒關系。 你是要別人看在眼里的幸福,還是要自己揣在懷里的溫暖。其實全在一念之間。 逛商場的時候,好看的東西多了,你就算都買了,你用得過來么?何況還有那么多,是你用不起的牌子。 那些喜歡那自己兒媳女婿跟別人家比的老人,都是無聊閑的,說說而已。他們的話晚輩聽聽就算了,如果往自己心里去,那一定是悲劇的開始。 四、關于婚姻 小時候,愛情是操場上擦身而過的白T恤。多么簡單,美好,單純。 長大后呢?愛情變成了另外兩個字:婚姻。 結婚生子,本身就沒什么單純可言,那真是太復雜了。工作性質,單位保障,薪水和假期,不得不拿到臺面上來,逐一考察。不然你貿然結婚,簡直就是步入了一場自我毀滅的戰爭。 孩子半夜哭了,你身邊有個人,睡得跟死豬一樣,當你用盡全身的力氣揣他都揣不醒的時候,才知道什么叫欲哭無淚。 婚姻不是簡單的交易,由此而帶來的一系列問題,會把你變成另外一個人。所以才一定需要謹慎謹慎再謹慎。 跟誰,生個屬于自己孩子,才是你人生最重要的決定。之前那些什么高考,考研究生,找工作,申請offer??那都不是個事兒。 記得以前有個笑話,說中國人嫌西方人太隨便,剛見面就可以上床。而西方人覺得中國人太隨便,上了床就要求結婚。以前聽是笑話,現在聽,好諷刺。 婚姻會決定你的后半生的生活狀態。工作可以換,考學考不上可以重新考,可婚姻,是一輩子的烙印。 小時候,以為愛情就是一起看電影,壓馬路,打游戲,湊在一起,說某個老師的壞話。 長大后才發現,原來愛情牽扯到的,是婚姻,是早晨幾點起床,晚上幾點睡去的現實問題。 早飯吃什么,用怎樣的心情,晚上回家,是疲憊得倒在床上,還是輕松愉快地戴上圍裙,全看那個Ta. 所謂的夫妻相,大概也是這么來的。 能找個愿意每天比你早起的人,早晨看著你醒來,晚上挽著你入睡。他會陪著你過剩下的一輩子,一起生兒育女,攜手步入暮年。 你們會爭吵,但總以相擁結束,那真是莫大的幸福。 念書念到今天,本人的境界,也就只有這么高了。 什么海闊憑魚躍,天高任鳥飛,都一邊呆著去吧。 一個已婚女人,對于婚姻對于幸福的感悟 婚姻過來人給女性的20條忠告 夫妻必須遵守婚姻四大潛規則分頁:123
冰心:夢及賞析 她回想起童年的生涯,真是如同一夢罷了!穿著黑色帶金線的軍服,佩著一柄短短的軍刀,騎在很高大的白馬上,在海岸邊緩轡徐行的時候,心里只充滿了壯美的快感,幾曾想到現在的自己,是這般的靜寂,只拿著一枝筆兒,寫她幻想中的情緒呢? 她男裝到了十歲,十歲以前,她父親常常帶她去參與那軍人娛樂的宴會。朋友們一見都夸獎說,“好英武的一個小軍人!今年幾歲了?”父親先一面答應著,臨走時才微笑說,“他是我的兒子,但也是我的女兒。” 她會打走隊的鼓,會吹召集的喇叭。知道毛瑟槍里的機關。也會將很大的炮彈,旋進炮腔里。五六年父親身畔無意中的訓練,真將她做成很矯健的小軍人了。 別的方面呢?平常女孩子所喜好的事,她卻一點都不愛。這也難怪她,她的四圍并沒有別的女伴,偶然看見山下經過的幾個村里的小姑娘,穿著大紅大綠的衣裳,裹著很小的腳。匆匆一面里,她無從知道她們平居的生活。而且她也不把這些印象,放在心上。一把刀,一匹馬,便堪過盡一生了!女孩子的事,是何等的瑣碎煩膩呵!當探海的電燈射在浩浩無邊的大海上,發出一片一片的寒光,燈影下,旗影下,兩排兒沉豪英毅的軍官,在劍佩鏘鏘的聲里,整齊嚴肅的一同舉起杯來,祝中國萬歲的時候,這光景,是怎樣的使人涌出慷慨的快樂的眼淚呢? 她這夢也應當到了醒覺的時候了!人生就是一夢么? 十歲回到故鄉去,換上了女孩子的衣服,在姊妹群中,學到了女兒情性:五色的絲線,是能做成好看的活計的;香的,美麗的花,是要插在頭上的;鏡子是妝束完時要照一照的;在眾人中間坐著,是要說些很細膩很溫柔的話的;眼淚是時常要落下來的。女孩子是總有點脾氣,帶點嬌貴的樣子的。 這也是很新穎,很能造就她的環境——但她父親送給她的一把佩刀,還長日掛在窗前。拔出鞘來,寒光射眼,她每每呆住了。白馬呵,海岸呵,荷槍的軍人呵……模糊中有無窮的悵惘。姊妹們在窗外喚她,她也不出去了。站了半天,只掉下幾點無聊的眼淚。 她后悔么?也許是,但有誰知道呢!軍人的生活,是怎樣的造就了她的性情呵!黃昏時營幕里吹出來的笳聲,不更是抑揚凄婉么?世界上軟款溫柔的境地,難道只有女孩兒可以占有么?海上的月夜,星夜,眺臺獨立倚槍翹首的時候:沉沉的天幕下,人靜了,海也濃睡了,——“海天以外的家!”這時的情懷,是詩人的還是軍人的呢?是兩縷悲壯的絲交糾之點呵! 除了幾點無聊的英雄淚,還有甚么?她安于自己的境地了!生命如果是圈兒般的循環,或者便從“將來”,又走向“過去”的道上去,但這也是無聊呵! 十年深刻的印象,遺留于她現在的生活中的,只是矯強的性質了——她依舊是喜歡看那整齊的步伐,聽那悲壯的軍笳。但與其說她是喜歡看,喜歡聽,不如說她是怕看,怕聽罷。 橫刀躍馬,和執筆沉思(www.lz13.cn)的她,原都是一個人,然而時代將這些事隔開了……童年!只是一個深刻的夢么? 賞析: 《夢》是冰心的作品之一,寫于1921年10月1日。原載一九二三年四月《小說月報》第十四卷第四號。主要寫了冰心對童年的回憶。 童年,是一段多么愉快的時間啊!在我們的腦海里,除了幾本黑白的記憶相冊以外,也只能是回憶這愉快而絢麗多彩的童年了。所以我們要珍惜這短暫的童年,因為在不經意之間,童年就度過了。時間就像流水一樣,想抓也抓不住啊!如果想考驗自己,就必須抓住每一個機會,體驗生活的各種樂趣。 其實,不僅童年像一場夢,人生也像一個漫長但也短暫的夢,用在人生上,似乎這兩個詞并不矛盾哩。一個個刺激而又短暫的事情,一個個驚險而又漫長的經歷,在人生上,難免也會出現幾次。而挺過一次次風雨的人,才是成功的人! 冰心作品_冰心散文集 冰心:山中雜感 冰心:一日的春光分頁:123
汪曾祺:老舍先生 北京東城乃茲府豐富胡同有一座小院。走進這座小院,就覺得特別安靜,異常豁亮。這院子似乎經常布滿陽光。院里有兩棵不大的柿子樹(現在大概已經很大了),到處是花,院里、廊下、屋里,擺得滿滿的。按季更換,都長得很精神,很滋潤,葉子很綠,花開得很旺。這些花都是老舍先生和夫人胡絜青親自蒔弄的。天氣晴和,他們把這些花一盆一盆抬到院子里,一身熱汗。刮風下雨,又一盆一盆抬進屋,又是一身熱汗。老舍先生曾說:"花在人養。"老舍先生愛花,真是到了愛花成性的地步,不是可有可無的了。湯顯祖曾說他的詞曲"俊得江山助"。老舍先生的文章也可以說是"俊得花枝助"。葉淺予曾用白描為老舍先生畫像,四面都是花,老舍先生坐在百花叢中的藤椅里,微仰著頭,意態悠遠。這張畫不是寫實,意思恰好。 客人被讓進了北屋當中的客廳,老舍先生就從西邊的一間屋子走出來。這是老舍先生的書房兼臥室。里面陳設很簡單,一桌、一椅、一榻。老舍先生腰不好,習慣睡硬床。老舍先生是文雅的、彬彬有禮的。他的握手是輕輕的,但是很親切。茶已經沏出色了,老舍先生執壺為客人倒茶。據我的印象,老舍先生總是自己給客人倒茶的。 老舍先生愛喝茶,喝得很勤,而且很釅。他曾告訴我,到莫斯科去開會,旅館里倒是為他特備了一只暖壺。可是他沏了茶,剛喝了幾口,一轉眼,服務員就給倒了。"他們不知道,中國人是一天到晚喝茶的!"有時候,老舍先生正在工作,請客人稍候,你也不會覺得悶得慌。你可以看看花。如果是夏天,就可以聞到一陣一陣香白杏的甜香味兒。一大盤香白杏放在條案上,那是專門為了聞香而擺設的。你還可以站起來看看西壁上掛的畫。 老舍先生藏畫甚富,大都是精品。所藏齊白石的畫可謂"絕品"。壁上所掛的畫是時常更換的。掛的時間較久的,是白石老人應老舍點題而畫的四幅屏。其中一幅是很多人在文章里提到過的"蛙聲十里出山泉"。"蛙聲"如何畫?白石老人只畫了一脈活潑的流泉,兩旁是烏黑的石崖,畫的下端畫了幾只擺尾的蝌蚪。畫剛剛裱起來時,我上老舍先生家去,老舍先生對白石老人的設想贊嘆不止。 老舍先生極其愛重齊白石,談起來時總是充滿感情。我所知道的一點白石老人的逸事,大都是從老舍先生那里聽來的。老舍先生談這四幅里原來點的題有一句是蘇曼殊的詩(是哪一句我忘記了),要求畫卷心的芭蕉。老人躊躇了很久,終于沒有應命,因為他想不起芭蕉的心是左旋還是右旋的了,不能胡畫。老舍先生說:"老人是認真的。"老舍先生談起過,有一次要拍齊白石的畫的電影,想要他拿出幾張得意的畫來,老人說:"沒有!"后來由他的學生再三說服動員,他才從畫案的隙縫中取出一卷(他是木匠出身,他的畫案有他自制的"消息"),外面裹著好幾層報紙,寫著四個大字:"此是廢紙。"打開一看,都是驚人的杰作——就是后來紀錄片里所拍攝的。白石老人家里人口很多,每天煮飯的米都是老人親自量,用一個香煙罐頭。"一下、兩下、三下……行了!"——"再添一點,再添一點!"——"吃那么多呀!"有人曾提出把老人接出來住,這么大歲數了,不要再操心這樣的家庭瑣事了。老舍先生知道了,給攔了,說:"別!他這么著慣了。不叫他干這些,他就活不成了。"老舍先生的意見表現了他對人的理解,對一個人生活習慣的尊重,同時也表現了對白石老人真正的關懷。 老舍先生很好客,每天下午,來訪的客人不斷。作家,畫家,戲曲、曲藝演員……老舍先生都是以禮相待,談得很投機。 每年,老舍先生要把市文聯的同人約到家里聚兩次。一次是菊花開的時候,賞菊。一次是他的生日,——我記得是臘月二十三。酒菜豐盛,而有特點。酒是"敞開供應",汾酒、竹葉青、伏特加,愿意喝什么喝什么,能喝多少喝多少。有一次很鄭重地拿出一瓶葡萄酒,說是毛主席送來的,讓大家都喝一點。菜是老舍先生親自掂配的。老舍先生有意叫大家嘗嘗地道的北京風味。我記得有次有一瓷缽芝麻醬燉黃花魚。這道菜我從未吃過,以后也再沒有吃過。老舍家的芥末墩是我吃過的最好的芥末墩!有一年,他特意訂了兩大盒"盒子菜"。直徑三尺許的朱紅扁圓漆盒,里面分開若干格,裝的不過是火腿、臘鴨、小肚、口條之類的切片,但都很精致。熬白菜端上來了,老舍先生舉起筷子:"來來來!這才是真正的好東西!"老舍先生對他下面的干部很了解,也很愛護。當時市文聯的干部不多,老舍先生對每個人都相當清楚。他不看干部的檔案,也從不找人"個別談話",只是從平常的談吐中就了解一個人的水平和才氣,那是比看檔案要準確得多的。老舍先生愛才,對有才華的青年,常常在各種場合稱道,"平生不解藏人善,到處逢人說項斯"。而且所用的語言在有些人聽起來是有點過甚其詞,不留余地的。老舍先生不是那種慣說模棱兩可、含糊其詞、溫吞水一樣的官話的人。我在市文聯幾年,始終感到領導我們的是一位作家。他和我們的關系是前輩與后輩的關系,不是上下級關系。老舍先生這樣"作家領導"的作風在市文聯留下很好的影響,大家都平等相處,開誠布公,說話很少顧慮,都有點書生氣、書卷氣。他的這種領導風格,正是我們今天很多文化單位的領導所缺少的。 老舍先生是市文聯的主席,自然也要處理一些"公務",看文件,開會,作報告(也是由別人起草的)……但是作為一個北京市的文化工作的負責人,他常常想著一些別人沒有想到或想不到的問題。 北京解放前有一些盲藝人,他們沿街賣藝,有的還兼帶算命,生活很苦。他們的"玩意兒"和睜眼的藝人不全一樣。老舍先生和一些盲藝人熟識,提議把這些盲藝人組織起來,使他們的生活有出路,別讓他們的"玩意兒"絕了。為了引起各方面的重視,他把盲藝人請到市文聯演唱了一次。老舍先生親自主持,作了介紹,還特煩兩位老藝人翟少平、王秀卿唱了一段《當皮箱》。這是一個喜劇性的牌子曲,里面有一個人物是當鋪的掌柜,說山西話;有一個牌子叫"鸚哥調",句尾的和聲用喉舌作出有點像母豬(www.lz13.cn)拱食的聲音,很特別,很逗。這個段子和這個牌子,是睜眼藝人沒有的。老舍先生那天顯得很興奮。 北京有一座智化寺,寺里的和尚作法事和別的廟里的不一樣,演奏音樂。他們演奏的樂調不同凡響,很古。所用樂譜別人不能識,記譜的符號不是工尺,而是一些奇奇怪怪的筆道。樂器倒也和現在常見的差不多,但主要的樂器卻是管。據說這是唐代的"燕樂"。解放后,寺里的和尚多半已經各謀生計了,但還能集攏在一起。老舍先生把他們請來,演奏了一次。音樂界的同志對這堂活著的古樂都很感興趣。老舍先生為此也感到很興奮。 《當皮箱》和"燕樂"的下文如何,我就不知道了。 老舍先生是歷屆北京市人民代表。當人民代表就要替人民說話。以前人民代表大會的文件匯編是把代表提案都印出來的。有一年老舍先生的提案是:希望政府解決芝麻醬的供應問題。那一年北京芝麻醬缺貨。老舍先生說:"北京人夏天離不開芝麻醬!"不久,北京的油鹽店里有芝麻醬賣了,北京人又吃上了香噴噴的麻醬面。 老舍是屬于全國人民的,首先是屬于北京人的。 一九五四年,我調離北京市文聯,以后就很少上老舍先生家里去了。聽說他有時還提到我。 1984年3月20日 汪曾祺作品_汪曾祺散文集 汪曾祺:草木春秋 汪曾祺:翠湖心影分頁:123
買fb粉絲團總讚數
買IG普通台灣粉 增加臉書特定留言讚 增加IG全球真人粉買fb社團成員人數 衝fb粉絲團總讚數 衝IG普通台灣粉包月直播人數 買臉書粉絲團總讚數 增加IG全球真人粉
留言列表